小启: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许多文化人的人生追求,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文坛寿星”,不仅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精通医道,很多养生之道就体现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虽然年轻时经历过被母亲强行拆散美好婚姻的痛苦,人生又屡屡遭受贬谪,官场失意,但他一方面吟诗作词,将喜怒哀乐付诸笔墨,另一方面修身养性,居然活到了85岁。
85岁,别说在人均寿命不过30来岁的古代,就是放在生活水平的当代,也堪称寿星。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们就从陆游的诗词中,去探寻这位诗坛老寿星长寿的秘密。
陆游: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宋)陆游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世上的人个个都想长寿,却不知道长寿其实就是喝粥喝出来的。
春天要喝红豆粥,春雨潇潇,来一碗红豆薏米粥,祛湿排*好轻松。
夏天要喝绿豆粥,赤日炎炎,来一碗常温的绿豆粥,清热去火真凉爽。
秋天要喝南瓜粥,金风送爽,来一碗金*的南瓜粥,饱腹又养胃。
冬天要喝腊八粥,天寒地冻,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浑身上下暖烘烘。
至于陆游,他还在粥中加入山药等健脾补肾之品,如其诗所云:“秋夜渐长饥作祟,—杯山药进琼糜。”
陆游在60岁左右时,因肝肾功能欠佳,且老眼昏花。医生建议他多吃些枸杞,为此他又作诗云:“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
我国传统医学也认为,食粥,能培养胃气,滋生津液。食粥还容易消化,这对老年人或脾胃薄弱的人来说,尤为适宜。
由此看来,粥实乃养生之佳品。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来一碗粥,食材不尽相同,餐餐不同样,养胃又减肥,快乐似神仙!
陆游:不觅仙方觅睡方。
《午梦》(宋)陆游苦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忙碌一上午,吃过中饭,休息一会,靠你椅子打个盹,或者干脆上床午睡半小时,养精蓄锐,下午生龙活虎,精神百倍。
人生苦短,岁月匆匆。不慌不忙,午睡一下,养生又养颜,何乐而不为?
陆游:短发萧萧起自梳。
《杂赋》(宋)陆游病叟胸中一物无,梦游信脚到华胥。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认真真梳头下,滋养秀发防脱发,人到80仍是满头青丝!
头发被誉为“三千烦恼丝”。梳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祛除烦恼,调整心理。凡事看开点,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自寻烦恼。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陆游:洗脚上床真一快。
洗脚诗(宋)陆游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鲜烧汤。
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有道是:“树老根先老,人老脚先衰。”保护好我们的双脚,能有效延缓衰老。
“脚乃人之地,一夜一次洗。”提醒人们每天晚上都要洗脚。
“睡前洗洗脚,胜服安眠药。”这句谚语更是说明,睡前洗脚利于睡眠。
陆游“洗脚诗”中所言的热水洗脚,实际上是包含了科学的保健原理。
陆游: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其一(宋)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喜欢赏梅怡情,自云“平生不喜凡桃李,看了梅花睡过春”。从诗中可见陆游对梅花之偏爱。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不仅自号放翁,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他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
这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梅花凌寒独开,正如诗人自己,一身傲骨,心忧天下。
而从中医角度来言,赏梅吟诗,陶冶情操,对于改善诗人壮志未酬的忧郁心情,大有益处。
陆游常见梅而有奇想,兴致盎然,咏梅不止,佳作频出,乐此不疲。
嘉泰二年(公元年)一月,陆游退居故乡山阴,时年七十八岁。此时北宋灭国,陆游处于*治势力的边缘,长时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当他看到梅花,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作《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名义上是赏梅,实际上是以梅自喻,表现了其高雅脱俗的品格。
陆游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仁者长寿”。
小结:
综上所述,陆游的养生之道,包括喝粥、早起梳头、睡午觉、睡前洗热水脚和赏梅怡情。
当然,这肯定是包括但不限于以上长寿秘诀。毕竟,陆游一生创作诗歌2万余首,仅流传至今的都有多首。陆游关于养生的诗词,肯定还有不少。
在读诗的路上,请让我们且读且珍惜。最后,我们不妨一起来朗读陆游的《养生》:“西游曾受养生书,晚爱烟波结草庐。两眦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窠宽有余。占尽世间闲事业,任渠千载笑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