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硕果飘香,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湛北乡山前杨庄村村民李顺乾的猕猴桃园迎来了丰收。年9月22日,记者走进园里,只见连片的猕猴桃树长势喜人,树枝上挂满了鸡蛋大小的猕猴桃,毛茸茸的果子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
“俺这个果园有4亩地,今年猕猴桃亩产多公斤,按一公斤卖16元算,一年净增收近4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李顺乾说。
李顺乾的猕猴桃园里,树枝上挂满了鸡蛋大小的猕猴桃。武芳摄多年来,“钱包难鼓”一直是令身患腰椎病的李顺乾“挠头”的问题。5年前,李顺乾流转村中4亩土地,栽下了棵猕猴桃树。年,李顺乾种植的猕猴桃树首次结果,味道甘甜且绿色无公害的猕猴桃不仅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还依托首山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引来了方圆百里的游客。
不光是猕猴桃园,村民刘兴民的2.6亩青椒园也热闹起来,大棚里的羊角椒已大面积成熟,亩产多公斤,一年每亩地可收入上万元。
在山前杨庄村,像李顺乾、刘兴民一样探索新发展路径,靠在家门口搞特色种植、做生意走上致富路的群众还有很多。然而几年前,山前杨庄村还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村民长期依靠传统农业种植为生。
改变还要从年年底说起。当时,襄城县深入挖掘“首山”文化,对首山脚下的杨庄等10个行*村实施美丽乡村群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排污管网、绿化亮化、沿街文化墙、广场游园微景观等。
襄城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促进乡村振兴。高文胜摄有了县里的支持,山前杨庄村基层*组织也爆发出“硬核”力量,发掘本土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途径,做好山水田文章。今年年初,该村收回荒山地60余亩,平整30余亩,栽种了以大樱桃、蟠桃、石榴和柿子为主的11个品种多棵“摇钱树”。村民既可以承包果园,也可以在果园里务工,昔日的荒地摇身变成了“聚宝盆”。
此外,今年5月份,山前杨庄村还建成了一座占地平方米、容积立方米的保鲜冷藏库,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准备。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村民收入渠道更多了,钱包更鼓了,生活环境更美了,娱乐方式更丰富了。
看着村庄从“门前冷落鞍马稀”变成了“百里果香引客来”,村干部们的干劲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现有果林蔬菜种植、白灌渠南岸坑塘治理、冷库出租等成熟农业业态,成立农业服务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搞规范化经营;同时,计划流转全村土地1余亩,打造‘沿白灌渠林果观光采摘示范带’,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山前杨庄村*支部书记魏建立说。(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武芳)
(原载于年9月23日《许昌日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