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无声润得万物肥,莺飞草长三月底,挖采野菜正当时。
今天是今年倒春寒中,一个难得阳光明媚的日子,和风熙熙。
我带着挖采野菜的工具,骑着自行车,兴冲冲地来到故乡一一老博士村前,南水北调的干渠大坝上。
举目南眺,连绵的山东丘陵,山峦起伏。极目北望,一往无际的华北大平原,沃野千里。缓缓东去的调水干渠,蜿蜒如龙。水面波光微澜,碧澄如绸。偶尔几尾鱼儿,如银梭跃出水面,又跳入水中,泛起圈圈涟漪。“拍拍”入水声,惊起正在戏游的野鸭,扑凌凌飞向空中,好有一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淽汀兰,郁郁青青”的景色。
由于天寒,往年此时早已枝繁叶茂的国槐树,当今却只是细枝刚泛丝丝绿意,在风中摇曳。而过去应是粗老的柳叶,现在却刚刚发出新芽,鹅*嫩绿仿佛女婴的小手,随风轻轻挥动。还有那白扬,榆树也不过技头,刚刚萌出豆粒般大小的芽苞。
整整晚了半个月的时令哟。
虽然天寒,但耐不住寂寞的野菜,还是蓬蓬勃勃地旺长起来,在枯草铺地宽阔的大坝上,显出翠绿翠绿的颜色,非常地惹眼。
一棵棵手掌大小的苦菜,枝叶舒展,肥肥厚厚,青翠欲滴,铲下一棵棵,大的足有一二两重,十几棵就够凉拌一盘的了。
不甘失弱的车前草,摇摆着猪耳朵样的叶片,与苦莱比谁绿,比谁嫩,比着谁的株儿更茁壮。车前草可是中草药,浑身是宝,采下晒干备用,有着多种用途。
蒲公英喜欢聚众而居,发现一棵就会是发现很大一片。她的叶比苦菜,车前草要纤细许多,而碧绿则不肯一丝遑让。特别是细细的茎挑着金灿灿的花朵,分外妖娆。用小镐头沿一棵创下去,尽量把长长的根挖出来。挖出一棵,顺着碴,很快会挖出一大把。回去,茎叶当菜,根须晒干做茶。
不怕寒的荠菜,已经抽笞开满了白花,星星点点,在枯草丛,土地边宛若晨霜散落。可惜来时已晚,太老了,不可再食用。很遗憾少了一道美味。
而茵陈,往年应是蓬蓬茸茸,茶杯般大了,而今却是铜钱儿样小,畏畏怯怯地贴在地面上。象幼儿扑在母亲的怀抱,不肯离开。令人不忍去伤害,所以下不得镰,用不得铲,只任由她慢慢长大吧。
至于那曾在饥荒年代,代粮裏腹,立下汗马功劳的马齿觅,还没有破壳,正在土中酣睡,自然更不会采摘到了。
倒是按时令,已过季的柳叶,现却还是最鲜嫩的柳芽。捋上几把,回去用蒜泥麻酱拌拌,成为最爱的下酒小菜。
闲时嫌更长,忙时觉时短。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各种野菜已装满两个袋子。而身上也已微汗,觉得疲惫了。
我收拾好野菜,工具。推起自行车,回望着,还留下散散落落老宅的故乡老村,浅浅叹了口气。再看一眼,新村的栋栋别墅群,又深深吁了口气。
骑上车,沐着阳光,带着收获的喜悦,返回城里。
写于二O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挖采野菜即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