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助力乡村振兴

新民晚报讯(记者李一能)苦草,是一种神奇的药用植物,在崇明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被成功申请非遗。苦草名字虽有“苦”字,但却是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幸福草”,如今已经成为崇明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9月26日下午,作为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崇明苦草文化节在上海玉海棠景区稻田驿站精彩开幕。图说:崇明苦草文化节开幕新民晚报记者徐程/摄(下同)开幕式上,崇明绿色生态科研产品——酷草护肤品套装系列通过模特展示,把苦草的传奇色彩带到了观众身边,从苦难到时尚,一棵草的蝶变,演绎出万种风情,人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交融的时尚魅力。崇明苦草,学名青蒿,是一种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花蒿,早在年的《康熙崇明县志》中就有记载,崇明人吃苦草的风俗习惯至少有多年的历史,当地人认为苦草有活血化瘀、排恶露、利水消肿作用,具有类似益母草的功效,在崇明乡间一直被当作中草药和食材使用,青枝嫩叶泡茶可消暑解渴,开花结籽后的老枝晒干后也可煮茶,加入红糖、鸡蛋后让产妇趁热吃下,是滋补身体的天然食材,但长期以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年,三星镇新安村成立了上海第一家民营资本与村集体经济合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玉海棠公司,牵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实施科技攻关,先后研发出苦草系列化妆品、日用品和保健品。以崇明苦草提取物为原料的酷草护肤品在东方美谷闪亮登场,对标国际护肤品高端品牌,吸引众多爱美人士的青睐,公司形成了集苦草种植、收购、科研、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年,崇明苦草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说:活动现场,小朋友观摩苦草茶炒制,并自己动手包装苦草茶苦草产业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日益增多。从年的多亩,扩大到今年的多亩,公司采用订单方式,与农户每年签订收购协议,带动农民年增收多万元。通过苦草系列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如今,苦草从农民宅前屋后的一棵草,变成十里八乡的“摇钱树”,新安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苦草村”,三星镇成为“苦草之乡”,苦草也成了村民的“致富草”。如今,苦草还带火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经济,游客品尝一杯地道的崇明本土“咖啡”,将苦草茶、苦草菜、苦草护肤品作为伴手礼带回家,崇明苦草“出圈”成为市场新宠,苦草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支撑,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三星镇领导表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产业新动能,以苦草文化节为契机,融合苦草文化、红色文化与乡土文化,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充分展示农耕文化底蕴,把三星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高地、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高地、精神文化传承塑造的传播高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高地。图说:外籍模特手持苦草、身穿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式旗袍走秀本次苦草文化节活动将持续至11月,在此期间,市民可在玉海棠景区内体验苦草采摘、苦草炒茶、品尝苦草系列美食以及开展露营烧烤等相关活动,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实地体验一番。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zx.com/afhgx/727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