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如果你来扬州,想去哪里走走,那就从新北门桥出发吧。
桥上汇聚着南来北往的人。
单行道的淮海路、紧邻着北护城河的盐阜路,以及游人如织的瘦西湖路,在这里交会。
站在桥上,会看到几棵高大的枫杨,与绿杨邨静静对视。绿色的围挡里,承载了老扬州的记忆:红园。那些花鸟虫鱼,那些纳鞋底的阿姨,卖旧书的大叔,寻着了新的去处。旧时光,顺着北护城河流淌。从新北门桥的石阶走下,北护城河旁,有大片开得正好的迎春花和打了骨朵的月季,以及泛着新绿的八角金盘;河岸边,有一小簇一小簇的紫堇与酢浆草挤在一起,春天要说的话,都藏在自然的生长里。人与自然,有时候就是这样默不作声而充满诗意地融合在一起。沿着岸边往前,便是丰乐下街。抬头便可看见富春的马头墙,穿过北门桥的桥洞,便是冶春。在这里能看到好几个爬满了常春藤的桥洞,引得游客忍不住驻足拍照。你也会经常看见缓缓驶过的画舫。船头,有人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桨声灯影放歌。穿过北门桥的桥洞,便是冶春。扬州人爱说吃早茶,而不是说吃早饭。若说起日常的早饭,去处倒有不少,但提起早茶,从盐商时代流传下来的精细与雅逸,室外亭台水榭,室内桌椅浅雕,听人抚琴唱一曲扬州小调,去处大抵比较有限,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冶春便是一处。冶春的香影廊前,端着高高的蒸笼疾步走过小伙子;冶春大茶壶下,拎着相机一步一拍的游客;还有树下卖拉猫的阿姨,听着扬剧的老人,成为了冶春四季连续的风景。走出冶春,拾阶而上,便是御马头了。两百多年前,乾隆下江南,官员们便是在这里接驾。乾隆去瘦西湖玩,便是从御马头坐船去。烟花三月,许多游客来这里排队拍照打卡。有好奇的外地游客问起,为什么写的是“马”而不是“码”。热情老扬州用外地游客能听得懂的扬普解释起来:这是乾隆说的噢,他说马旁边有个石头,是绊脚石,就把石头去掉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一度成为老百姓们洗衣洗菜的地方。年,扬州修复御马头,御马头这三个字,是按照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手书真迹复制的。游客们听后觉得有意思,扶着御马头又摆出几个拍照的动作。从御马头上能看到乾隆水上游览线。这条乘船的线路,还原了乾隆船行去瘦西湖的路线。循着路线去体验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御马头旁的天宁寺,便是乾隆南巡时多次住过的地方。顺着天宁寺再往前,便是史公祠了。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里有气贯长虹的凛然,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梅毅 次来扬州,就专程为史公祠而来。史公祠里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以及春天跃过墙头的紫藤,都有人愿意为此特意来一趟。北护城河的沿岸,大多路口有两种选择,穿过桥洞,沿着河岸往前,或者走过石阶,看一看路两边的风景。走过石阶,会看到扬州玉器厂,这个始建于年春天的厂,诞生过许多传奇。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春源便是在这里学艺,那一年是年。他的羊脂白玉作品螳螂白菜,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个传奇。沿着北护城河往前,有一扇高高的红色的“门”,写着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这里沉淀着扬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集聚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市井生活气息。非遗集聚区的对面,走过盐阜路,有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的个园,去园子里逛一逛,便一览了四季。沿着集聚区再往前,便是莱茵小镇。这里,现代气息与烟火气息悄然交织在一起。这些顺着北护城河生长的树,大多歪向水中,覆盖了河面。它们大概也是喜欢看自己的样子与这座城市的天空融合在一起,绽放出无数可能。如果你来扬州,一定要沿着北护城河走一走,这条流淌着诗意的河流,随着城市的升级改造,将呈现出更美好的样子: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风景;每个有名字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摄影
高笑天欢颜鱼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