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刻叶紫堇这种小野花,是在南京作家黎戈所写《好看的城墙和野花》文中。在某个春雨空濛的日子,作者从鸡鸣寺归来,在下山的途中,看见攀沿在红砖墙上的刻叶紫堇非常好看,忍不住拍了下来。
在她的笔下,南京老城墙和刻叶紫堇特别相衬。残破的老砖,娇艳的小花,端肃与野趣,苍老与娇艳,春来一抹城墙上的花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虽然紫堇属植物分布很广,但刻叶紫堇还是在南方多见,尤其杭州、南京一带。我在北方没有见过。
三月下旬,我回到江城武汉。某一天下午,闲来无事,便到附近的解放公园识花。三月的武汉,公园里晚樱、杜鹃、绣线菊、紫藤正在盛开,我对这些南北方常见的培育花卉兴趣不大,眼睛只盯着路边、草坪、树下、灌木丛中那些不起眼的野花野草。
在一片小草坪上,一些柔弱小紫花引起我的注意。远看似二月兰,近看却不是。深深浅浅的紫,搭配着苍翠清秀的叶,美丽动人。这一片小紫花估计开了很久,已经长出来了青青的角果。
刻叶紫堇,罂粟科紫堇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从公园回来,把拍下的野花一一识别,竟然发现那漂亮的小紫花就是我久闻其名,未见其花的刻叶紫堇。
刻叶紫堇,罂粟科紫堇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紫堇的拉丁属名是Corydalis,植物迷们都亲切的称该属植物为“扣肉”。(不知道为啥,植物迷们的术语咱不懂)
从照片上看,刻叶紫堇为总状花序,有十来朵小花,像一只只小蜻蜓站立在花序上,又像一只只停落花间的小飞燕。花朵那么小,那么娇嫩,很难分辩出花的结构,只能大致看清有上下两个花瓣。
刻叶紫堇最容易辩识的是叶子。叶子边缘有三深裂,具缺刻状尖齿,好似被刀刻过一般,刻叶紫堇由此得名,照我看来,它的叶子更像芹菜。
刻叶紫堇叶子好似被刀刻过,其实更像芹菜叶。
据资料,刻叶紫堇的角果成熟之后,用手稍一触碰,其种荚就像小炸弹似的,呯的一下炸开,迅速收缩、翻转,弹射,一瞬间种子便四散开来。
这么好玩的事,我在解放公园发现刻叶紫堇时,完全不知道。当时,我只顾着小心翼翼地附下身,对着它拍照。别说弹它了,就连大气也不敢喘。生怕一喘气,就把柔弱的小花吹摇晃了,拍不清细节。
刻叶紫堇的花瓣儿还是拍模糊了
植物达人们常常把紫堇的另一个品种——珠芽尖距紫堇与它做对比。从图片上看,两个品种在花型、颜色、株型等方面的确很像,不易分辨。
珠芽尖距紫堇
刻叶紫堇
一周后,我决定再去解放公园,再去那片小草坪,找到刻叶紫堇,重新观察识别。当然也想去弹弹它的角果种荚,引爆一串“小炸弹”。
再次来到解放公园,我竟然找不到那片小草坪了。走进树林,在林荫小道中几番逡巡,才在一片草丛中找到几枝熟悉的小紫花。
凑近蹲下来,把杂草拨开,仔细观察。我发现它们并不是刻叶紫堇,而是和它非常相像的珠芽尖距紫堇。
珠芽尖距紫堇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若不是在收集刻叶紫堇时顺便看到了珠芽尖距紫堇的介绍,我也不能马上识别出来。
从珠芽尖距紫堇的名称上,就能看出它明显的两个特点:珠芽和尖距。它的叶腋具有珠芽,尖距是指它的花冠尾巴又长又尖。掌握这两点,很容易把它与刻叶紫堇区别开来。
珠芽尖距紫堇的花冠尾巴又长又尖
叶腋具有珠芽
一处、两处、三处,接而连三地发现更多的珠芽尖距紫堇,在草地、灌木、树林中不断冒出来。可刻叶紫堇呢?前一次来解放公园随处可见的刻叶紫堇怎么都不见了?它们已经让位给珠芽尖距了吗?我很想找到两种紫堇,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以验证我的识别。
在公园转了好几处,始终不见刻叶紫堇。就在我准备离去时,无意走进公园幽深僻静处,看到了路边草丛中有几棵长着角果的刻叶紫堇。难怪我找不到它们,原来刻叶紫堇的花儿谢了,只剩下绿色角果混杂在草丛中,甚不显眼。
刻叶紫堇花谢了,绿色角果混杂草丛中,不甚显眼
刻叶紫堇花谢了,绿色角果混杂草丛中,不甚显眼
花儿谢了,那就引爆刻叶紫堇角果小炸弹吧。我蹲在这片草地中,手指不断触碰一串串小角果,无数颗小炸弹被引爆,种荚反卷,把刻叶紫堇的种子四处飞扬,等到下一个春天,紫堇花儿便越开越多了。
引爆小炸弹,发射花种子。
玩够了,起身回家,却在一棵大树根旁发现了一兜刻叶紫堇,我确定是刻叶紫堇,不是珠芽尖距紫堇,因为它的叶腋下没有珠芽,它的叶子像刀刻过一般。
在一棵大树根旁发现了一兜刻叶紫堇
大树根旁的刻叶紫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