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已过,老话说“小暑逢庚入伏”,小暑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公历7月11日,农历五月二十四。老人说今年的三伏是“弱金伏、母伏头”,有啥预兆?
1·到底啥是“伏”?
《康熙字典》里解释: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气代谢,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后面还有《注》曰:夏至后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一段话不但解释了“伏”的意思,更说清了四时交替和三伏的算法。
伏的意思就是伏藏。“夏至一阴生”,这初生的“一阴”,就是秋季凉爽的少阴金气。
但是夏季是“火”的天下,而火克金。金气初生羸弱,不能和火相抗衡,所以只能暂时伏藏。开始伏藏的日子,就是小暑后的第一个庚日。
因为火克制金,所以金气越强,克金的火也就越强,火强天就越热,所以“一年最热在三伏”。
到立秋之后,季节转为“金”的天下,火就失去了战场,于是“金风送爽”,天气慢慢也就凉快了。
2·今年三伏啥特点
今年农历五月二十四就是小暑后的第一个庚日:庚午日,也是入伏的头一天。
今年入伏头一天是农历中的双日子,也称“母伏头”。老人们说“公伏头,热死牛;母伏头,闷塌楼”。
单日属阳,所以公伏头代表三伏会比较旱,烈日当空、雨水少降,天气热得人和牲口都顶不住。
双日为阴,所以母伏头代表三伏雨水多,天热潮湿、上蒸下煮。今年伏头为己未月的庚午日,土的力量突出,土重生湿,湿由雨来。
这天是庚午日,在六十甲子里庚日共有六个,分别是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和庚子。这六个庚日里面,庚申是纯金日、金气最强;庚戌里藏有辛金排第二,然后是庚辰和庚寅、庚子。
只有庚午天干庚属金,地支午属火,而火制金,火旺金消,金气最弱,所以今年又是“弱金伏”。三伏的开始,就是午火和秋金的相互抗衡的开始。
就像两军对垒,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开头不行,之后必然处处受制。今年伏头金弱、火强、土重,预示今年的三伏气温更高、雨水较多,相当闷热。
3·今年是秋包伏
所谓伏包秋,指的是立秋当天刚好是末伏;秋包伏指的是立秋之后才进末伏。
谚语说“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到哭”,如果是伏包秋,就代表伏热结束较早;秋包伏代表三伏炎热时间长,暑热结束得慢。
今年农历六月二十二立秋,六月二十四数末伏,立秋时还处在最热的中伏里,末伏在立秋之后,所以就是“秋包伏”。
今年农历五月入伏,老话说“五月伏早,六月伏晚”,入伏早代表天气热得早,气温提升快;母伏头,代表伏天雨水多,比较闷热。弱金伏和秋包伏,代表伏热时间长,秋凉来得晚。
所以,今年的三伏是个暑热时间长、气温高,雨水多,又闷又热的难熬伏,一直热突然就冷了,短袖一脱很快就得找羽绒服。#百家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