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坡下,正一片露草盛开。是早晨,阳光也好,小蓝花,还带着露水,琉璃的样子,蝶翼散开。
——德富芦花《碧色的花》
花之轶事紫花地丁
周六下午,独自在仰山公园绕大圈,边走边听着许倬云先生的书。远远地,看到一面斜砖坡上绣了些小紫花,我兴奋的跑近,爬上了坡,有可爱的早开堇菜,突然冒出的褪了色的白色诸葛菜,还有浅紫色的二月兰,它们经过了春雪的洗礼,星星点点地,在微风中摇晃着身子,还微微含着笑。
从前,我总是认不清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常常把早开堇菜当成紫花地丁。
小时候,父亲订了《译林》和《英语世界》的杂志,它们是我外国文学的启蒙。那时的《译林》经常会连载一些日本文学作品,我大概是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低年级的样子。很喜欢读川端康成和德富芦花。川端康成的《古都》最早就是在《译林》上读到的,书中有个关于“院子里寄生在枫树上的紫花地丁”的片段,当时觉得“紫花地丁”这花名真是太美了。后来才知道就是见过的野花,名字非常贴切。
还曾在父亲的师范教材上读到过德富芦花的短文,对那篇短文的记忆就只剩下一个草名“露草”,大学时重读了《春时樱,秋时叶》,可惜也没看到过这久久不能忘怀的“露草”。近日又读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中“石坡下,正一片露草盛开。是早晨,阳光也好,小蓝花,还带着露水,琉璃的样子,蝶翼散开。”这正是我少时喜欢的露草,原来是鸭跖草。
日本文学中描写植物和景致的文字,深深的影响了我,在敏感压抑的青春期,这些文字多少给我带来了些抚慰。不过少年读时只觉得美则美矣,对自然的向往只能凭借想象,毕竟未曾见过,如隔纱一样看不真切,也不能完全体会的。长大之后,再读时就会有突然被唤醒的感觉。心中的风景、旅行的记忆和文字一同浮现,曾经模糊的印象慢慢具现,流淌在文字间说不清的情愫,更能感受川端康成、德富芦花细腻笔触之下的美。
紫堇色春早开堇菜
不小心又扯远了。
网上有很多鉴别二者的办法。堇菜属的早开堇菜与紫花地丁长得很像,两者入药后都叫紫花地丁,但二者非一种。早开堇菜的花期早,叶片长卵形,较宽;紫花地丁的花期较晚,叶片披针形,较窄。早开堇菜的萼片披针形,基部附属物较长,具齿;紫花地丁的萼片也是披针形,但萼片附属物较短,无齿。早开堇菜的侧瓣内侧有须状毛,紫花地丁的侧瓣内侧无须状毛。早开堇菜的下瓣之距较粗,紫花地丁的下瓣之距较细。(以上文字来自网络)
早开堇菜的花语是“沉默不语”,紫花地丁的花语是“诚实,活泼可爱”。关于这花语还有神话传说,罗马神话中象征着“美”的女神维纳斯,每当百花争妍之际就会前去花园观赏一番。有一天爱神丘比特和妈妈维纳斯一起来到了花园中赏花,这时正在盛放的早开堇菜吸引了其他众神的目光。维纳斯便问儿子丘比特,“妈妈和堇菜花谁更漂亮?”天真无邪的丘比特脱口而出:“当然是堇菜花!”天神听后都纷纷大笑,维纳斯觉得颜面扫地,利用法力将这种植物折磨了一通。以后,为了避免维纳斯的嫉妒,堇菜花绽放时节早于百花,成了“早开堇菜”,花语便是“沉默不语”。
(图片来自网络)
我也在《诗经》中找到关于它们的描述,《大雅?緜》中“周原膴膴[wǔ],堇荼如饴”之“堇”,不知道是早开堇菜还是紫花地丁。后句是“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大意为:通过龟甲占卜,天意指定我们祖先在此地盖房子定居。那么,早开堇菜是不是也有几分风水之物呢?
还有人写道“在北京地区,见到了早开堇菜,春天才是真正的开始。”它们就是这样意外的惊喜的出现在我面前,并未受到前日春雪的糟蹋,在向阳的坡上,沐浴着阳光和春风,自在起舞。日经繁花地,片雪不沾身。
感恩遇见Rightsee我是泽瑞,自然名铃兰,感谢您的